次答礎塵留別詩四首

與君俱有子,貧賤亦差忘。 風雪逾三臘,棲遲共一堂。 暫分仍嶺嶠,相見異參商。 痛飲爲茲別,毋令氣不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答:回答別人的詩作。
  • 礎塵: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留別詩:臨別時贈給朋友的詩。
  • 差忘:差不多忘記,這裏指不計較貧賤。
  • 三臘:指臘月(農曆十二月)的三個十天,即臘月初十、二十、三十。
  • 棲遲:停留,居住。
  • 嶺嶠:指山嶺,這裏可能指詩人和朋友分別的地方。
  • 參商:參星和商星,兩者不同時在天空中出現,比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 痛飲:盡情飲酒。
  • 毋令:不要讓。
  • 氣不揚:情緒低落。

翻譯

我們都有孩子,雖然貧窮和卑微,但這些都差不多被遺忘了。在風雪交加的臘月裏,我們共同停留在一處。雖然暫時分開,但仍在同一山嶺之間,與參商星的永不相見不同。爲了這次離別,我們盡情飲酒,不要讓情緒低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對離別的不捨。詩中,「與君俱有子,貧賤亦差忘」展現了他們共同的生活境遇和相互間的理解與支持。通過「風雪逾三臘,棲遲共一堂」描繪了他們共同經歷的艱難時光。最後,詩人以「痛飲爲茲別,毋令氣不揚」來表達對離別的豁達態度,希望彼此不要因離別而情緒低落,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樂觀期待。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