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留村大司馬

扁舟相送屬清和,別後東風又再過。 善病馬卿猶宿昔,重臨黃霸定如何。 三江有戍今仍肅,萬口成碑久更多。 遺愛祠邊方畝地,年年生日滿笙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舟:小船。
  • 屬清和:正值清和時節,指春天。
  • 馬卿:指司馬相如,這裏比喻吳留村。
  • 黃霸:西漢名臣,以治績著稱。
  • 三江:指多條江河,具體指代不詳。
  • :守衛的地方。
  • 萬口成碑:形容名聲極大,衆人皆知。
  • 遺愛祠:紀念有功德者的祠堂。
  • 笙歌:音樂和歌唱,泛指歡樂的氣氛。

翻譯

小船相送正值春和景明,離別後春風再次吹過。 像司馬相如那樣多病的人依舊如故,黃霸再次來臨治理,情況將會如何? 多條江河邊仍有守衛,秩序井然,而你的名聲如碑石般,早已廣爲人知。 在紀念你的祠堂旁,那方圓一畝的土地上,每年的生日都充滿了歡樂的音樂和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春日的離別和歸來,以及對吳留村治理能力的期待,展現了對其深厚情感和對其政績的讚譽。詩中「扁舟相送屬清和」以春日和煦的景象開篇,營造出溫馨而略帶憂傷的離別氛圍。後文通過對「馬卿」和「黃霸」的比喻,既表達了對吳留村身體狀況的關心,也寄寓了對其政治才能的認可和期待。結尾的「遺愛祠邊方畝地,年年生日滿笙歌」則以生動的畫面,描繪了人們對吳留村的愛戴和紀念,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