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即目

爽氣浮丹闕,秋光澹紫宮。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點叢。 袍輕低草露,蓋側舞松風。 散岫飄雲葉,迷路飛煙鴻。 砌冷蘭凋佩,閨寒樹隕桐。 別鶴棲琴裏,離猿啼峽中。 落野飛星箭,弦虛半月弓。 芳菲夕霧起,暮色滿房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爽氣:清涼的氣息。
  • 丹闕:紅色的宮殿,代指皇宮。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澹紫宮:淡淡的紫色皇宮,形容秋色下的皇宮。
  • 衣碎:形容衣裳上的圖案或裝飾。
  • 荷疏影:稀疏的荷葉倒映在水面。
  • 菊點叢:菊花點綴在叢中。
  • 袍輕:穿着的袍子輕薄。
  • 草露:清晨草葉上的露水。
  • 蓋側:車蓋隨風傾斜。
  • 散岫:散亂的山峯。
  • 飄雲葉:像雲一樣飄動的樹葉。
  • 迷路:迷失道路。
  • 飛煙鴻:飛翔的鴻雁,比喻遠方的信使。
  • 砌冷:臺階冰冷。
  • 蘭凋佩:蘭花凋謝,象徵女子的哀愁。
  • 閨寒:深閨寒冷。
  • 樹隕桐:梧桐樹落葉,象徵秋季的到來。
  • 別鶴:分離的白鶴,常用來寄託離別之情。
  • 離猿:離別的猿鳴,表達哀傷。
  • 落野:野外的星空。
  • 飛星箭:流星如箭矢般劃過天際。
  • 弦虛半月弓:絃線鬆弛的半圓形弓,形容月牙狀的彎月。
  • 芳菲:芬芳的花草。
  • 夕霧:傍晚的霧氣。
  • 房櫳:房屋的窗戶。

翻譯

清涼的氣息瀰漫在皇宮之上,秋天的淡紫色光線灑在宮殿的每個角落。 衣裳上繡着稀疏的荷葉圖案,菊花點綴的叢中更顯明亮。 輕薄的袍子沾溼了早晨的草露,車蓋在松風中輕輕搖曳。 山峯間的雲霧飄動,彷彿迷失了方向的鴻雁。 臺階上已無蘭花的香氣,深閨中梧桐葉也紛紛落下。 白鶴棲息在琴聲中,峽中的猿猴傳來離別的哀鳴。 夜空中流星如箭,半彎的月亮如弓懸掛。 傍晚的霧氣升起,房子裏充滿了黃昏的寂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日皇宮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秋天的寧靜和清冷。李世民以爽氣、秋光、荷影、菊叢等元素,構建出一幅秋日畫卷,既富有自然之美,又蘊含皇家的莊重與威嚴。詩人通過別鶴、離猿等意象,寄寓了離別與哀思的情感,增添了詩歌的深度。同時,月弓、飛星、夕霧等意象,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迭,使得整首詩既有視覺的美感,又有聽覺的詩意,充分體現了唐詩的韻味與藝術魅力。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