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遼東戰亡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 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 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 防身豈乏智,殉命有餘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遼東:古代地區名,位於今中國東北部,此處指唐朝與高句麗等東北邊疆的戰爭。
  • 鑿門初奉律:意指軍隊開鑿城門,遵守軍法紀律開始出征。
  • 仗戰始臨戎:持兵器出戰,初次面對敵軍。
  • 振鱗:形容魚或龍等水中生物跳躍水面,此處比喻士兵奮發作戰。
  • 騁翼:鳥兒展翅飛翔,比喻戰士英勇戰鬥。
  • 凌風:逆風飛翔,象徵無所畏懼。
  • 六奇術:兵法中的六種奇謀詭計。
  • 簣功:比喻事情即將成功時的少許努力。
  • 防身:保護自身安全。
  • 殉命:爲忠誠而獻出生命。

翻譯

開始時,我們嚴格遵循軍法,整裝待發,初次踏上戰場。士兵們如同跳躍的魚兒,在激流中奮力搏擊,像展翅的雄鷹,無畏地迎風翱翔。然而,還沒來得及施展全部的軍事策略,就已經因爲一點點失誤,功敗垂成。儘管他們個人的智慧足以保護自己,但爲了忠誠,他們選擇了犧牲自己的生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世民對遼東戰役中陣亡將士的哀悼與反思。詩人以生動的比喻,讚美了士兵們的英勇無畏和忠誠精神,同時也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勝利不易。通過「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表達了對未能完全發揮軍事才能就付出巨大代價的惋惜,展現了對戰爭中個體命運的深深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既有對英雄的敬仰,也有對戰爭的沉思。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