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舊宅二首其二

金輿巡白水,玉輦駐新豐。 紐落藤披架,花殘菊破叢。 葉鋪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紉佩蘭凋徑,舒圭葉剪桐。 昔地一蕃內,今宅九圍中。 架海波澄鏡,韜戈器反農。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輿:古代帝王乘坐的豪華車輛,這裏指皇家車駕。
  • 白水:可能是地名,也可能代指清澈的水流。
  • 玉輦:玉製的車駕,同樣指皇家出行的車輛。
  • 新豐:古代縣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是帝王出巡時常停駐的地方。
  • 紐落藤披架:屋檐或廊柱上的裝飾物已經破損,藤蔓攀附。
  • 花殘菊破叢:菊花已經凋零,花叢顯得零落。
  • 葉鋪荒草蔓:落葉覆蓋着荒草蔓生之地。
  • 紉佩蘭凋徑:佩戴蘭草的飾品已經磨損,路邊小徑顯得淒涼。
  • 舒圭葉剪桐:可能是修剪梧桐樹,用圭形葉片作爲比喻。
  • 蕃內:指王國內部。
  • 九圍:形容地域廣大,通常用來形容宮殿或城市範圍。
  • 架海:形容湖面開闊如海,波光澄淨。
  • 韜戈:收藏武器,表示從戰爭狀態轉向和平。
  • 器反農:兵器改作農具,象徵農業生產的重視。
  • 八表:指天下四方,極言地域廣大。
  • 大風:《詩經》中的篇名《大雅·卷阿》,這裏可能暗指天下太平。

翻譯

皇家的車輛巡遊過白水河畔,玉色的馬車停在了新豐城。昔日華美的屋檐如今藤蔓攀爬,菊花叢中花朵凋零。落葉鋪滿荒草蔓蔓,半池水也已乾涸空蕩。路邊的小徑上,佩戴的蘭草飾品已磨損,梧桐樹也被修剪得整齊。這裏曾是皇室內部之地,如今宅院卻在廣闊的土地中央。湖面平靜如鏡,兵器藏入民間,轉而用於農業生產。普天之下,文字統一,不再需要歌頌《大風歌》般的戰亂。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舊宅的變遷,反映了唐朝盛世的繁華與和平。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回顧過去,感慨歷史的滄桑,同時展現了一幅從軍事到民生,從宮禁到民間全面繁榮的畫卷。通過"架海波澄鏡,韜戈器反農"等句,詩人寓言式的表達了國家從戰爭走向和諧,人民生活安定的主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對國家治理的深刻理解。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