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五月是石榴花開的季節,楊柳被細雨潤溼,枝葉低低沉沉地垂着。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紮多角形的糉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裏,送給閨中女子。
這一天正是端午,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不時的,窗外樹叢中黃鸝鳥兒鳴唱聲,打破閨中的寧靜,打破了那紗窗後手持雙鳳絹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夢。
注釋
妖艶:紅豔似火。
生綃: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浴蘭:見浴蘭湯。
驚破:打破。
序
此詞是宋代歐陽文忠的一首關於端午習俗之詞,給讀者畱下了想像的空間:一位閨中女子享用粽子後,在家休息,夢醒後想出外踏靑而去。抒發了閨中女子的情思。
上闋寫端午節的風俗。用「橊花」「楊柳」「角粽」等端午節的標志性景象,表明了人們在端午節的喜悅之情。
下闋寫端午節人們的沐浴更衣,飲下雄黃酒驅邪的風俗。後面緊接著抒情,抒發了一種離愁別緒的靑絲。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