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臨昆明池

石鯨分玉溜,劫燼隱平沙。 柳影冰無葉,梅心凍有花。 寒野凝朝霧,霜天散夕霞。 歡情猶未極,落景遽西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鯨: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形如鯨魚,此處指昆明池中的假山或雕像。
  • 玉溜:形容清澈的流水,如玉液般。
  • 劫燼:指戰爭留下的痕跡,這裏可能指的是歷史上的戰火。
  • 平沙:廣闊的沙灘。
  • 柳影:柳樹的倒影。
  • 冰無葉:形容柳樹因爲寒冷,葉子都結了冰,看似無葉。
  • 梅心凍有花:即使在嚴寒中,梅花依然含苞待放,"梅心"指未開放的梅蕊。
  • 寒野:寒冷的野外。
  • 朝霧:早晨的霧氣。
  • 夕霞:傍晚的彩霞。
  • 歡情:歡樂的心情。
  • 落景:落日餘暉。
  • :突然。

翻譯

巨石鯨魚分割着如玉的流水,戰爭的遺蹟隱沒在平坦的沙灘上。柳樹的倒影覆蓋着一層冰,彷彿沒有葉子;而梅花在嚴寒中仍含苞待放。清晨的寒野瀰漫着薄霧,傍晚的霜天灑落下片片晚霞。儘管歡樂之情尚未消退,但夕陽卻已迅速西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日昆明池的景象,既有壯麗的自然景觀,又融入了歷史的沉思。石鯨和玉溜象徵着昆明池的壯美,劫燼則暗示着過去的戰亂。詩人通過柳影和梅心,展現了生命力在嚴寒中的堅韌。朝霧與夕霞的對比,寓示着時間的流轉和生活的輪迴。最後一句,詩人借落日西斜,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歡樂時光稍縱即逝的惋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審美視角。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

李世民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