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岸曲:河流彎曲的河岸。
- 非千里:並非一望無際的長河。
- 橋斜:橋身傾斜的設計。
- 異七星:橋的形狀像天上的北斗七星。
- 輦:古代帝王乘坐的車。
- 度:通過,這裏指車輛過橋。
- 浪驚:波浪衝擊橋體。
- 文鷁:裝飾有花紋的鷁舟,古代用於祭祀或慶典。
- 纜轉:船纜轉動,暗示船隻移動。
- 錦花:錦繡般的花紋,形容纜繩美麗。
- 縈:纏繞,這裏指纜繩繞着橋柱。
- 輪影:車輪投下的影子,反映行進動態。
- 輕重:指行人走動的輕重,影響橋的震動。
翻譯
河岸並不漫長,橋樑傾斜彷彿七顆星排列, 短暫低下是爲了讓皇帝的車駕順利通過, 再升高時又因浪濤而顫動。 水流搖曳,連帶着裝飾華麗的船也跟着移動, 纜繩旋轉如錦帶般纏繞在橋柱上。 行人的腳步遠近,車輪的影子也隨之變化, 他們的輕重,橋身都能感知。
賞析
李世民這首詩描繪了一座浮橋的獨特風貌,既注重細節刻畫,又富有動態感。首聯以形象的比喻,展現了橋的巧妙設計和河岸的蜿蜒。頷聯通過「暫低」與「還高」的對比,表現了橋的實用性和動態之美。頸聯用水流和船纜的動態來襯托橋的穩固與美感,尾聯則進一步通過輪影和行人輕重的描寫,展現出橋與周圍環境及人羣的互動關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處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