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夫人苦痛哭存孝(第二折)
梁州〕又不曾相趁着狂朋怪友,又不曾關節做九眷十親。俺破黃巢血戰到三千陣,經了些十生九死,萬苦千辛。俺出身入仕,蔭子封妻,大人家達地知根,前後軍捺袴摩裩。俺、俺、俺,投至得畫堂中列鼎重裀,是、是、是,投至向衙院裏束杖理民,呀、呀、呀,俺可經了些個殺場上惡哏哏捉將擒人。常好是不依本分!俺這裏忠言不信,他則把讒言信;俺割股的倒做了生分,殺爹孃的無徒說他孝順:不辨清渾!
〔牧羊關〕聽說罷心懷着悶,他可便無事哏,更打着這入衙來不問諱的喬民。則他這爺共兒常是相爭,更和這子父每常時廝論。詞未盡將他來罵,口未落便拳敦,常好背晦也蕭丞相。你常好是莽撞也祗候人。
拼音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