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乙未: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指公元1295年。
- 丙申: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指公元1296年。
- 忝(tiǎn):謙辭,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 端平:南宋理宗趙昀的年號,此處指公元1234年。
- 元貞:元朝成宗鐵穆耳的年號,此處指公元1295年。
- 懸車:古代官員退休的代稱。
- 負販:指做小生意,販賣貨物。
- 同庚:同歲,同年出生的人。
翻譯
乙未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迎來了丙申年的春天,我愧稱自己已經七十歲了。 我十歲時是端平舊丙申年,如今元貞年間又見到了丙申春。 經歷了多少災難纔到今天,我的父輩和兄弟們都已離世。 我未能等到退休就已經辭官,無法做小生意,兒子們也都貧窮。 細想有多少與我同歲的人,他們的富貴身早已埋入地下。
賞析
這首作品是元代詩人方回在七十歲生日之際所作,通過回顧自己的一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十歲端平舊丙申,元貞重見丙申春」一句,巧妙地運用干支紀年法,將自己的一生分爲兩個丙申年,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後幾句則通過對比自己的境遇和同庚者的命運,抒發了對富貴無常、人生易老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