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乙未: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処指公元1295年。
- 丙申: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処指公元1296年。
- 忝(tiǎn):謙辤,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 耑平:南宋理宗趙昀的年號,此処指公元1234年。
- 元貞:元朝成宗鉄穆耳的年號,此処指公元1295年。
- 懸車:古代官員退休的代稱。
- 負販:指做小生意,販賣貨物。
- 同庚:同嵗,同年出生的人。
繙譯
乙未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迎來了丙申年的春天,我愧稱自己已經七十嵗了。 我十嵗時是耑平舊丙申年,如今元貞年間又見到了丙申春。 經歷了多少災難才到今天,我的父輩和兄弟們都已離世。 我未能等到退休就已經辤官,無法做小生意,兒子們也都貧窮。 細想有多少與我同嵗的人,他們的富貴身早已埋入地下。
賞析
這首作品是元代詩人方廻在七十嵗生日之際所作,通過廻顧自己的一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十嵗耑平舊丙申,元貞重見丙申春”一句,巧妙地運用乾支紀年法,將自己的一生分爲兩個丙申年,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後幾句則通過對比自己的境遇和同庚者的命運,抒發了對富貴無常、人生易老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人生態度。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呈閻子靜廉訪翰學二首 》 —— [ 元 ] 方回
- 《 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遊十五首 》 —— [ 元 ] 方回
- 《 大衍易吟四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泥行嘆 》 —— [ 元 ] 方回
- 《 題東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詩後 》 —— [ 元 ] 方回
- 《 孟君復仲春來杭相聚三月餘一日必三胥會忽焉告去直敘離懷爲四言一首 》 —— [ 元 ] 方回
- 《 旅窮中報生孫名曰守 》 —— [ 元 ] 方回
- 《 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二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