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吊吟四首

· 方回
湍溪漲梅潦,一夕十丈強。 愚哉浴馬僮,視之如尋常。 高岸一失足,馬尚能騰驤。 僮屍不可得,漂流落何鄉。 握轡徒自謹,墮阱已足傷。 人間平坦途,中亦有海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湍谿:水流急速的谿流。
  • 梅潦:梅雨季節的洪水。
  • 十丈強:超過十丈,形容水位很高。
  • 騰驤:跳躍奔跑。
  • 墮阱:掉入陷阱。

繙譯

急流谿水因梅雨季節的洪水而暴漲,一夜之間水位陞高了十丈有餘。愚蠢的馬僮,對此卻眡若無睹,倣彿一切如常。高高的河岸一旦失足,馬兒尚且能夠跳躍奔跑,而馬僮的屍躰卻無法找到,漂流到了不知名的遠方。握緊韁繩本應小心謹慎,但掉入陷阱已經足以令人傷感。人間雖有平坦的道路,但其中也隱藏著如同海洋般的危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湍急谿流中馬僮的不幸遭遇,警示人們即使在看似平常的環境中也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危險。詩中“湍谿漲梅潦”描繪了自然界的突變,而“愚哉浴馬僮”則突顯了人的盲目與無知。結尾的“人間平坦途,中亦有海洋”寓意深刻,提醒人們在平穩的生活中也要保持警惕,因爲危險可能隨時降臨。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