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齋秋感二十首
寂靜無所爲,宴坐觀我天。
此心儼不動,豈即非聖賢。
孰謂軻也死,斯文遂無傳。
鳳麟有嘴角,煎膠寄遺編。
斂之入方寸,可續千古弦。
世人不識察,自眩良獨難。
仲舒聊下帷,子云姑草玄。
與世留醫方,良醫其舍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宴坐:靜坐。
- 儼不動:莊重不動。
- 軻:指孟子,名軻。
- 鳳麟:鳳凰和麒麟,比喻傑出的人物或作品。
- 煎膠:古代傳說中能粘合一切的神奇膠水,比喻文集或思想的傳承。
- 遺編:遺留下來的著作。
- 方寸:指心。
- 千古弦:比喻千古流傳的思想或文化。
- 仲舒:指董仲舒,西漢著名儒家學者。
- 下帷:指閉門苦讀。
- 子云:指揚雄,字子云,西漢文學家、哲學家。
- 草玄:指揚雄的著作《太玄》。
- 醫方:比喻救世的良策或智慧。
- 舍旃:捨棄。
翻譯
靜坐無所事事,觀察內心的天地。 我的內心莊重不動,難道就不是聖賢嗎? 誰說孟子已逝,他的文化就此失傳? 鳳凰麒麟雖有嘴角,卻能以煎膠傳承遺編。 將這些智慧收入心中,便可續接千古的文化弦。 世人不懂欣賞,自以爲難辨真僞。 董仲舒閉門苦讀,揚雄著書立說。 他們留下救世的良方,但世人卻不知珍惜。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文化傳承和個人修養的深刻思考。通過「宴坐觀我天」和「此心儼不動」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堅定。詩中提到孟子的思想和文化並未因他的逝去而消失,而是通過「鳳麟」和「煎膠」這樣的比喻,強調了文化的傳承性和永恆性。最後,作者以董仲舒和揚雄爲例,批評了世人不懂得珍惜和繼承前人的智慧,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憂慮和對個人修養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