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仲寬壽陽尉

· 方回
青衫淝水去,亦足慰高年。 縣以州名壽,官於尉號仙。 戰場潛鬼火,耕野起人煙。 綵棒無勞設,蒲輪下九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衫:古代低級官員的服裝。
  • 淝水:河流名,位於今安徽省。
  • 高年:高齡,指年紀大。
  • 官於尉號仙:在尉的職位上被稱爲仙,意指其官職雖小,但名聲很好。
  • 戰場潛鬼火:指戰場上夜晚出現的磷火,古人認爲是鬼魂所爲。
  • 耕野起人煙:指在田野上耕作,人們的生活逐漸繁榮。
  • 綵棒:彩色的棒子,古代官員出行時用來驅趕行人的工具。
  • 蒲輪:用蒲草包裹的車輪,古代用於尊貴或重要人物的交通工具。
  • 九天:極高的天空,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尊貴的身份。

翻譯

你穿着青衫,隨着淝水而去,這樣的旅程也足以慰藉你高齡的心情。 你所在的縣以州的名字命名,寓意長壽,而你在尉的職位上,卻有着仙一般的美譽。 曾經的戰場上,夜晚潛藏着鬼火,而今田野上耕作的人們,生活逐漸繁榮,升起了炊煙。 無需再設綵棒來驅趕行人,因爲尊貴的蒲輪將從九天之上降臨。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和仲寬壽陽尉的讚美和祝福。詩中通過「青衫淝水」、「官於尉號仙」等詞句,描繪了和仲寬雖官職不高,但名聲卓著的形象。後兩句通過對戰場的鬼火與田野人煙的對比,展現了時代的變遷和和平的來臨。最後兩句則預示着和仲寬將有更高的榮譽和地位,表達了對其未來的美好祝願。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