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寐:失眠,無法入睡。
- 暮年:晚年,老年時期。
- 三叛:指三次背叛,具體指何事不明。
- 五噫:出自《詩經·小雅·五噫歌》,表達哀怨之情。
- 來世:來生,下一世。
- 堪期:值得期待。
- 準易:指揚雄的《太玄》,是揚雄模仿《易經》所作。
- 覆瓿:比喻著作無價值或不被人重視。
翻譯
晚年無法入睡的心情,燈光和影子應當知曉。 誰還會提及那三次背叛,空自吟詠五噫歌表達哀怨。 現在的人難以與之交談,來世或許還值得期待。 揚雄模仿《易經》的事業,真的只是無價值的覆瓿之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晚年的孤獨與無奈。詩中,「暮年無寐意」直接抒發了失眠的痛苦,而「燈與影應知」則通過擬人手法,賦予了燈光和影子以知曉詩人心情的能力,增強了孤獨感。後句中的「三叛」和「五噫」可能是詩人對自己過往經歷的反思,以及對現實的不滿。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與對揚雄《太玄》的評價,透露出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對來世的希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過芙蓉嶺對鏡嶺羊鬥嶺新嶺塔嶺賦短歌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謝河內張明府 》 —— [ 元 ] 方回
- 《 後天易吟三十首 》 —— [ 元 ] 方回
- 《 重陽後三日猶熱多病者死者 》 —— [ 元 ] 方回
- 《 三月八日百五節林敬輿攜酒約盛元仁戴帥初方萬里訪趙仲實宣慰於西湖第五橋之曲港南山書院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曹清父營生墳追和範石湖韻四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文蔚約梅上人來訪 》 —— [ 元 ] 方回
- 《 舟中觀馬目烏龍山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