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之樂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內蘇德翁歸嚴瀨並寄夏自然
山中之樂兮樂可忘飢,飲有菊水兮茹有芝。辟穀孔易兮何澇何旱,漱咽沆瀣兮曷其耘菑。
野粟稔兮釀酒,醉而歌兮樵者和之。分半桃食未既兮,爛彼斧柯於局棋。
憫鬨市之遏糴兮,形或鵠而腸龜。誰獨有此山中兮,我將焉追。
送子于歸兮,聊聲我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辟穀:古代一種不食五穀的養生方法。
- 孔易:非常容易。
- 澇旱:水災和旱災。
- 漱咽沆瀣:比喻吸入清新的空氣或飲服露水。
- 耘菑:耕種。
- 稔:成熟。
- 遏糴:阻止糧食的買賣。
- 形或鵠而腸龜:形容人形體消瘦,內心憂慮。
- 于歸:女子出嫁。
翻譯
山中的樂趣啊,可以讓人忘卻飢餓,飲用菊花水啊,吃着靈芝。不食五穀的養生方法非常容易,無論水災還是旱災都不用擔心,吸入清新的空氣,何必耕種。 野生的粟米成熟了,用來釀酒,醉了就唱歌,樵夫們也跟着和唱。分一半桃子吃不完,棋盤上的斧柯已經爛掉。 憐憫那些在城市中阻止糧食買賣的人,他們形體消瘦,內心憂慮。誰能有這樣的山中生活,我將去哪裏追尋。 送你出嫁,只是爲了讓我能吟唱我的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生活的寧靜與自足,通過對自然食物的讚美和對城市生活的憐憫,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逃避。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徵的手法,如「辟穀孔易」與「澇旱」相對,突出了山中生活的無憂無慮;「漱咽沆瀣」象徵着清新與超脫,而「遏糴」則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困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