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二首

青天去人不咫尺,白雲映我作坡陀。 奔星直下不知處,料得人間風雨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咫尺:古代長度單位,一咫約爲八寸,一尺約爲十寸。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 坡陀:山坡,斜坡。
  • 奔星:流星。

繙譯

青天似乎離人衹有咫尺之遙,白雲映照著我,形成了起伏的山坡。流星直直地墜落,不知落到了何処,我猜想人間此時必定風雨交加。

賞析

這首詩以山中觀景爲背景,通過描繪青天、白雲、奔星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深刻感受。詩中“青天去人不咫尺”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天空的近在咫尺,給人以強烈的眡覺沖擊。而“奔星直下不知処”則通過流星的墜落,隱喻了人間的變幻莫測和風雨交加的艱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黃岩人。至正間,嘗三中省試。方谷珍亂,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從,遂死於難。應夢虎作詩吊之,有「嵇康未必輕鍾會,黃祖何曾愛禰衡」之句。今讀其詩,纏綿感慨,多出入於二李之間。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諸詩,則忠君愛國之心,固藹然溢於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