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季羽入京宿衛

· 楊載
青雲自致身,磊落見斯人。 卷袞辭蒼麓,垂纓侍紫宸。 漏殘珠閤曉,香煖玉爐春。 儻厭承明事,歸來衣錦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雲自致身:青雲,比喻高官顯爵。自致身,指自己努力達到高位。
  • 磊落:形容人胸懷坦蕩,行爲光明正大。
  • 卷袞:指捲起官服的袖子,準備出發。袞,古代帝王的禮服。
  • 蒼麓:蒼翠的山麓,指林季羽的故鄉或隱居之地。
  • 垂纓:垂下帽帶,表示準備就職。纓,帽帶。
  • 紫宸:帝王的宮殿,借指朝廷。
  • 漏殘:指夜深,漏刻中的水已殘,表示時間已晚。
  • 珠閤:裝飾有珠寶的門,指宮廷的門戶。
  • 香煖:香氣和溫暖,形容宮廷的舒適環境。
  • 玉爐:玉製的香爐,常用於宮廷中。
  • 儻厭承明事:儻,倘若。承明事,指在朝廷中任職。
  • 衣錦新:穿着新的錦衣,指榮歸故里。

翻譯

你如青雲般自行高升,展現出磊落不凡的人格。 捲起官服的袖子,告別蒼翠的山麓,準備侍奉於帝王的宮殿。 夜深時,宮中的門戶在珠光中顯得朦朧,春天的玉爐散發着香氣和溫暖。 倘若你對朝廷的事務感到厭倦,歸來時將穿着新的錦衣,榮耀滿身。

賞析

這首詩是楊載送別林季羽入京宿衛的作品,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祝願和對未來可能歸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許多宮廷和官場的象徵,如「紫宸」、「珠閤」、「玉爐」,描繪了宮廷的華麗與舒適,同時也暗示了友人即將步入的權力中心。詩的最後兩句,既表達了對友人可能厭倦官場生活的理解,也預見了其榮歸故里的情景,充滿了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