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江阻風寄池陽通守周南翁

· 楊載
系舟江岸隱蒲蘆,坐聽篙師制疾徐。 巨浪駕空龍出沒,猛風吹樹鳥歡呼。 詩題短札難頻寄,酒滿長瓶已屢沽。 輦道沙乾宜並馬,問君何日宦京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系舟:將船拴住,停泊。
  • 蒲蘆:蒲草和蘆葦,水邊常見的植物。
  • 篙師:撐船的師傅。
  • 制疾徐:控制船行的快慢。
  • 巨浪駕空:形容波浪巨大,彷彿能駕御空中。
  • 龍出沒:比喻波浪如龍般翻騰。
  • 猛風:強烈的風。
  • 鳥歡呼:形容鳥兒在風中歡快地叫。
  • 短札:短小的書信。
  • 長瓶:指裝酒的瓶子。
  • 屢沽:多次購買。
  • 輦道:古代皇帝車駕行走的道路。
  • 沙乾:沙地乾燥。
  • 並馬:並排騎馬。
  • 宦京都:在京城做官。

翻譯

將船停泊在江岸邊,四周是茂密的蒲草和蘆葦,我坐着聆聽撐船師傅控制船行的節奏。巨大的波浪彷彿駕馭着空中,如同龍在水中翻騰,而猛烈的風吹動着樹木,鳥兒在風中歡快地叫着。我想要寄出短小的書信,卻難以頻繁地寄出,而裝酒的長瓶已經多次被我買空。當皇帝車駕行走的道路上的沙地乾燥時,我們是否可以並排騎馬,我想問你,何時你能在京城做官?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江邊阻風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景象描寫,如「巨浪駕空龍出沒」和「猛風吹樹鳥歡呼」,展現了江邊的壯闊與生機。同時,通過「詩題短札難頻寄」和「酒滿長瓶已屢沽」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通信不便的無奈。最後,詩人以「輦道沙乾宜並馬,問君何日宦京都?」作爲結尾,既表達了對未來相聚的期待,也透露出對友人仕途的關心。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