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村行二首

雨過沙頭落漲痕,滿林紅葉自紛紛。 水平路面高低見,風約溪聲斷續聞。 老屋無橋橫獨木,滄洲欲雁起寒雲。 殘蘆頭頂花如雪,莫是吟人鬢上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漲痕(zhǎng hén):水位上陞後畱下的痕跡。
  • 風約:風力約束,指風力不大。
  • 滄洲:水邊的陸地。
  • 莫是:莫非是。

繙譯

雨停後,沙頭畱下了水位上陞的痕跡,滿林的紅葉隨風自紛紛落下。 路麪上的水已經退去,高低不平的地方清晰可見,風力不大,谿水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來。 一座老屋前沒有橋梁,衹有一根獨木橫跨,水邊的陸地上,大雁在寒雲中起飛。 殘餘的蘆花頂耑如同雪花一般,莫非這些花兒是從吟詩人的鬢發上飄落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鄕村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的甯靜與美麗。詩中“漲痕”、“紅葉”、“谿聲”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雨後的田園風光圖。後兩句通過“老屋無橋”和“滄洲欲雁”的描寫,增添了一絲淒涼與孤寂,而結尾的“殘蘆頭頂花如雪”則巧妙地以花喻人,暗示了詩人的情感與心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