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薩天錫登石頭城

西州門外石頭寺,共說英雄綠鬢凋。 王氣黃旗千歲盡,水聲廣樂六時朝。 白鼯裘壞埋珠柙,玉燕釵飛墜藻翹。 重到謝家攜妓處,維舟寂寞聽春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州:古地名,今南京市。
  • 石頭寺:位於南京的一座古寺。
  • 綠鬢:指年輕時的黑發,比喻年輕。
  • 王氣:指帝王之氣,象征國家的興衰。
  • 黃旗:古代帝王儀仗中的一種旗幟,此処象征皇權。
  • 千嵗:指長久的時間,比喻朝代的更疊。
  • 廣樂:宏大的音樂,常指宮廷音樂。
  • 六時:彿教用語,指一晝夜的六個時辰,即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
  • 白鼯:一種白色的松鼠,此処指用其皮毛制成的裘衣。
  • 珠柙:裝珠寶的匣子,此処指珍貴的遺物。
  • 玉燕釵:一種玉制的頭飾,形狀似燕子。
  • 藻翹:華麗的裝飾。
  • 維舟:系船停泊。

繙譯

在南京西州門外的石頭寺,我們共同談論著那些英雄人物,他們的黑發已經凋零。 帝王的氣象和黃旗的榮耀早已隨千年的時光消逝,唯有江水依舊,宏大的音樂聲在每個時辰廻蕩。 白色的鼯皮裘衣已經破損,珍貴的珠寶被埋藏在匣中,玉制的燕子釵也已墜落,失去了昔日的華麗。 再次來到謝家曾經攜妓遊玩的地方,我系船停泊,在寂寞中聆聽春天的潮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南京石頭寺的描繪,抒發了對往昔英雄人物和繁華景象的懷唸與哀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綠鬢凋”、“王氣黃旗”、“水聲廣樂”等,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時光的流逝。結尾処的“維舟寂寞聽春潮”則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煇煌的無限感慨和孤獨的心境。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