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七首

青青庭中樹,有鳥巢其南。 戶牖聊自謀,啄飲性所甘。 中野有矰弋,相戒慎勿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矰弋(zēng yì):古代用來射鳥的短箭,帶有絲線。
  • 戶牖(hù yǒu):門窗,這裏指鳥巢的出口。
  • 啄飲:啄食和飲水。

翻譯

庭院中的樹木鬱鬱蔥蔥,有一隻鳥兒在樹的南面築巢。 它在自己的巢穴中悠然自得,啄食飲水,享受着自然的甘甜。 但野外有獵人設下的短箭,鳥兒們互相告誡,千萬不要因爲貪婪而冒險。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庭院中鳥兒的日常生活,隱喻了人們應當知足常樂,避免因貪婪而陷入危險。詩中的「矰弋」象徵着外界的誘惑和危險,而「相戒慎勿貪」則是對讀者的警示,提醒人們在安逸的生活中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貪婪所驅使。整體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智慧。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