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與北山覺公

倚闌藍玉西邊,長松千尺鼪鼯走。風吹香霧,雲生幽樹,泉鳴缺甃。嘻笑山翁,看山不厭,別來渾瘦。且休嫌俗客,竹牀烏几,半分與,真耆舊。 已辦澤車款段,時時過、竹扉花牖。人來問我,功名老矣,狂歌搖首。袖裏經綸,與時消息,只令杯酒。喚香山居士商量,添個似儂肯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鼪鼯(shēng wú):一種生活在樹上的小動物,類似於松鼠。
  • 缺甃(quē zhòu):破損的井壁。
  • 嘻笑:歡笑。
  • 耆舊(qí jiù):指年高而有聲望的人。
  • 澤車款段:指簡樸的馬車。
  • 竹扉花牖(fēi yǒu):竹制的門和花窗。
  • 經綸:原指整理過的蠶絲,比喻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 消息:此処指變化、消長。
  • 香山居士: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晚年隱居香山,自稱香山居士。

繙譯

倚靠在欄杆上,西邊的藍玉般的天空下,長松樹高達千尺,樹上有鼪鼯在奔跑。風吹過,帶來陣陣香氣,雲霧繚繞在幽深的樹木間,泉水在破損的井壁中鳴響。歡笑的山翁,對山景百看不厭,自從別後,他似乎瘦了許多。且不要嫌棄那些俗客,讓他們坐在竹牀和烏木幾旁,與那些真正的老者半分相伴。

已經準備好簡樸的馬車,常常經過竹門和花窗。有人來問我,我已經老了,對於功名,我衹是搖頭狂歌。袖中藏著籌劃國家大事的智慧,與時俱進,衹是現在我更願意擧盃飲酒。我想叫來香山居士商量,問他是否願意添一個像我這樣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山林的圖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詩中“長松千尺鼪鼯走”等句生動描繪了山林的生機,而“嘻笑山翁”則展現了山中隱者的豁達與自在。結尾処提到香山居士,暗示了作者對白居易隱逸生活的羨慕,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想要加入這種生活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李孝光的高潔情懷和超脫世俗的人生態度。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