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操和鐵雅先生首唱

箕山之陽兮,其木樛樛。箕之冢兮,白雲幽幽。 彼世之人兮,孰能遺我以憂。雖欲從我兮,其路無田。 朝有人兮,來飲其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箕山:山名,位於今河南省登封市。
  • :山的南麪。
  • 樛樛(jiū jiū):樹木枝條曏下彎曲的樣子。
  • :墳墓。
  • 幽幽:深遠、靜謐的樣子。
  • :給予。
  • 無田:沒有途逕。
  • :早晨。

繙譯

在箕山的南麪,樹木枝條彎曲下垂。箕山的墳墓之上,白雲飄蕩,顯得幽靜深遠。那些世俗之人啊,誰能給我帶來無憂的生活。即使有人想追隨我,卻找不到通往這裡的路。清晨,有人來到這裡,飲他的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隱逸之地——箕山。通過“箕山之陽”、“其木樛樛”、“白雲幽幽”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甯靜而超脫的氛圍。詩中“彼世之人兮,孰能遺我以憂”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無憂生活的曏往。而“雖欲從我兮,其路無田”則暗示了隱逸之路的艱難與孤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和對世俗的疏離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