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簾淡月和黃伯成吳興道中韻
蒼煙古木。漸暝入小溪,鷗鷺如玉。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肅。秋娘渡口山橫處,舊曾尋、五陵芳躅。畫樓燈火,如今冷落,塵滿花屋。
奈景物因人反覆。算千古風流,今有誰續。苕水東邊月上,酒醒人獨。角聲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夢蛾綠。西風回首,山中有人,滿頭黃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毳裘(cuì qiú):細毛皮衣。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這裏泛指貴族居住區。
- 芳躅(fāng zhú):美好的足跡,指美好的往事。
- 苕水(tiáo shuǐ):河流名,在今浙江省境內。
- 蛾綠:指女子細長的眉毛。
翻譯
古木蒼煙,漸漸夜幕降臨小溪,鷗鷺潔白如玉。斜倚孤舟,眺望傍晚的景色,身着細毛皮衣,感受着寒意。秋娘渡口,山巒橫亙之處,曾尋訪過五陵貴族區的美好往事。畫樓中的燈火,如今已冷清,塵土滿布花屋。 無奈景物隨人心境反覆變化。千古風流,今又有誰能續寫。苕水東邊,月亮升起,酒醒後獨自一人。角聲吹響,老梅三次綻放,彷彿依稀夢見那細長的眉毛。西風中回首,山中有人,滿頭插着黃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傍晚時分的江景圖,通過蒼煙古木、鷗鷺如玉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毳裘寒肅」、「塵滿花屋」等詞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繁華的懷念與現實的冷落對比。末句「西風回首,山中有人,滿頭黃菊」則帶有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體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