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
歲寒歸計曾商略。富貴與神仙、辜前約。儒冠巳負平生,不羨揚州去騎鶴。蓬鬢老風霜、心如昨。
惟應郢上高才,風斤慣削。相見向行藏、重評泊。無情最是桑榆,那得昌陽引年藥。山水有清音、同行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商略:商量,計劃。
- 辜:辜負。
- 儒冠:指讀書人的身份。
- 騎鶴:比喻成仙或理想中的生活。
- 郢上高才:指楚國郢都的才子,比喻才華橫溢的人。
- 風斤:風中的斧頭,比喻技藝高超。
- 行藏:行蹤,出處。
- 評泊:評說,議論。
- 桑榆:比喻晚年。
- 昌陽:一種傳說中能延年益壽的草藥。
- 引年藥:延年益壽的藥。
翻譯
在寒冷的歲月裏,我曾計劃過歸隱。富貴和神仙般的生活,都辜負了之前的約定。我已經揹負了讀書人的身份,這一生,不再羨慕那些去揚州騎鶴成仙的人。我的頭髮已經斑白,經歷了風霜,但我的心依舊如初。
只有那些郢都的才子,他們的技藝高超,習慣了削風斬浪。當我們相見時,會重新討論彼此的行蹤和經歷。最無情的是晚年,那裏還能找到昌陽這樣的延年益壽之藥呢?山水之間自有清新的音樂,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行走,纔是真正的樂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富貴的超然態度。詩中,「儒冠巳負平生」一句,表明了作者對讀書人身份的認同,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的不滿。通過對「騎鶴」和「昌陽引年藥」的否定,作者強調了對精神追求的重視。結尾的「山水有清音、同行樂」則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友情的珍視,體現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
邵亨貞的其他作品
- 《 八歸 · 庚辰七夕,與衛立禮同用此調 》 —— [ 元 ] 邵亨貞
- 《 沁園春 》 —— [ 元 ] 邵亨貞
- 《 齊天樂 · 甲戌清明雨中感春 》 —— [ 元 ] 邵亨貞
- 《 鬲溪梅令 和南金鸳湖舟中韵 》 —— [ 元 ] 邵亨貞
- 《 貞溪初夏六首 》 —— [ 元 ] 邵亨貞
- 《 霜葉飛小溪歲晚,與南金夜坐分韻 》 —— [ 元 ] 邵亨貞
- 《 菩萨蛮 其一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 》 —— [ 元 ] 邵亨貞
- 《 隔浦蓮水檻晚晴 》 —— [ 元 ] 邵亨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