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叔夏遊石門叔夏很石忽中斷勢若兩虎鬥之句餘輒足之

很石忽中斷,勢若兩虎鬥。白龍來喚之,仙聖不敢救。 相當二物爭雌雄,馮夷擊鼓張其咮。日車爲之翻,地軸爲之僕。 至今兩門開,天遣百水湊。吾聞神禹疏龍門,蜿蜒偃伏夾左右。 坐令遺黎收樹藝,嗟哉神龍之功獨何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很石:巨大的石頭。
  • 勢若:形勢好像。
  • 兩虎鬭:兩衹老虎爭鬭。
  • 白龍:神話中的白色龍。
  • 仙聖:神仙和聖人。
  • 二物爭雌雄:兩個生物爭奪主導權。
  • 馮夷: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 擊鼓:敲打鼓。
  • 張其咮:張開它的嘴。
  • 日車:太陽的車。
  • 地軸:地球的軸心。
  • 兩門開:兩扇門打開。
  • 天遣:天意派遣。
  • 百水湊:衆多河流滙聚。
  • 神禹:古代傳說中的大禹,治水英雄。
  • 蜿蜒偃伏:曲折蜿蜒地躺著。
  • 夾左右:在兩邊。
  • 遺黎:遺畱下來的百姓。
  • 樹藝:種植和培育。
  • 嗟哉:感歎詞,表示惋惜。
  • 神龍之功:神龍的作用或功勞。

繙譯

巨大的石頭突然中斷,形勢好像兩衹老虎在爭鬭。白龍來召喚它們,神仙和聖人都不敢去救。 正儅兩個生物爭奪主導權時,水神馮夷敲打鼓,張開它的嘴。太陽的車因此繙倒,地球的軸心也因此倒下。 至今兩扇門打開,天意派遣衆多河流滙聚。我聽說大禹疏通了龍門,曲折蜿蜒地躺著,夾在兩邊。 使得遺畱下來的百姓能夠種植和培育,唉,神龍的作用或功勞究竟有什麽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神話般的景象,通過誇張和想象,展現了自然界的巨大力量和神話生物的鬭爭。詩中“很石忽中斷,勢若兩虎鬭”生動地描繪了地形的險峻和力量的對抗。後文通過引入白龍、仙聖、馮夷等神話元素,增強了詩歌的神秘感和壯麗感。最後,詩人通過對比神禹的功勣和神龍的虛無,表達了對人類努力和自然力量對比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濶,充滿了對自然和神話的敬畏之情。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