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夜泊

醉客滿船歌月明,隔江燈影逐人行。 帆衝雨腳回京口,鍾送潮頭打石城。 南渡衣冠愁北望,東皋簫鼓報西成。 桑田海水依然在,不管人間有變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
  • 石城:指南京,古稱石頭城。
  • 南渡衣冠:指南宋末年,士大夫隨朝廷南渡。
  • 東皋:泛指田野或高地。
  • 西成:指秋天農作物的成熟。
  • 桑田海水:比喻世事變遷。

翻譯

滿船的醉客在月下高歌,江對岸的燈火彷彿在追逐着人們的步伐。 帆船在雨中緩緩駛回京口,鐘聲伴隨着潮水拍打南京的城牆。 南渡的士大夫們憂愁地北望故土,田野上的簫鼓聲報告着秋天的豐收。 儘管世事變遷,桑田已成海水,但自然界的恆常不變,與人間紛擾無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京口的景象,通過「醉客滿船歌月明」和「隔江燈影逐人行」生動展現了夜晚的熱鬧與繁華。詩中「帆衝雨腳回京口,鍾送潮頭打石城」巧妙地結合了自然景象與人文景觀,表達了詩人對故土的思念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最後兩句「桑田海水依然在,不管人間有變更」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自然恆常與人間變遷的對比思考,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的豁達情懷。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