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越山越水

賀家湖上又秋風,放翁宅前東復東。 兩行雲樹忽遠近,十里荷花能白紅。 遊人濯足銀河上,越女梳頭青鏡中。 我欲張帆上南鬥,扶桑碧海與天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賦得:即「賦詩得某題」,指以某題目作詩。
  • 越山越水:指浙江一帶的山山水水,古時浙江一帶稱爲越地。
  • 賀家湖:指浙江紹興的鑑湖,又稱賀監湖,因唐代詩人賀知章而得名。
  • 放翁:陸游的號,陸游是南宋著名詩人,曾在紹興居住。
  • 東復東:向東再向東,形容極遠的地方。
  • 雲樹:高聳入雲的樹木。
  • 忽遠近:形容雲樹在視線中時遠時近。
  • 十里荷花:形容荷花盛開的景象。
  • 濯足:洗腳。
  • 銀河:這裏比喻清澈的湖水。
  • 越女:指浙江一帶的女子。
  • 青鏡:比喻平靜清澈的湖面。
  • 張帆:揚帆。
  • 南鬥:南鬥星,這裏指南方的天空。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東方神木,這裏指東方。
  • 碧海:碧綠的大海。

翻譯

在賀家的湖上,秋風再次吹起,放翁的宅邸前,向東再向東。 兩行高聳的雲樹,在視線中時遠時近,十里荷花盛開,色彩斑斕。 遊人在清澈如銀河的湖水中洗腳,越地的女子在平靜如鏡的湖面中梳頭。 我想要揚帆向南方的天空,直到東方的碧海與天空相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浙江紹興一帶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通過「賀家湖」、「放翁宅」等地點的提及,結合「秋風」、「雲樹」、「荷花」等自然元素,構建了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卷。詩中「遊人濯足銀河上,越女梳頭青鏡中」一句,巧妙地將人與自然融爲一體,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結尾的「我欲張帆上南鬥,扶桑碧海與天通」則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無限憧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