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孩子

· 于鵠
年長始一男,心亦頗自娛。 生來歲未周,奄然卻歸無。 裸送不以衣,瘞埋於中衢。 乳母抱出門,所生亦隨呼。 嬰孩無哭儀,禮經不可踰。 親戚相問時,抑悲空嘆籲。 襁褓在舊牀,每見立踟躕。 靜思益傷情,畏老爲獨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未周:未滿一歲。
  • 奄然:突然。
  • 瘞埋(yì mái):埋葬。
  • 中衢:道路中間。
  • 乳母:奶媽。
  • :同「逾」,超越。
  • 襁褓(qiǎng bǎo):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
  •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

翻譯

年老時纔有了一個兒子,心中也頗感自得其樂。 孩子出生還未滿一歲,卻突然離世歸於虛無。 沒有用衣物包裹,就埋葬在道路中間。 奶媽抱着孩子出門,親生的母親也隨聲呼喚。 嬰孩沒有哭泣的禮儀,禮經中沒有這樣的規定。 親戚們來詢問時,只能抑制悲傷空自嘆息。 襁褓還在舊牀上,每次看到都站立徘徊。 靜靜思考更加傷感,擔心年老後成爲孤獨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於鵠對於晚年得子卻又失去的深切悲痛。詩中,「年長始一男」一句,既展現了作者對兒子的珍視,也暗示了老年得子的不易。而「生來歲未周,奄然卻歸無」則突出了孩子夭折的突然和悲慘,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絕望和無助。後文通過對埋葬、乳母、親戚等細節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悲痛的氛圍。最後,「靜思益傷情,畏老爲獨夫」則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擔憂和孤獨感,使全詩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動人。

于鵠

于鵠

唐人。工詩。初隱居漢陽,年三十猶未成名。代宗大曆中,嘗爲諸府從事。有集。 ► 69篇诗文

于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