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 賦落梅

東閣詩慳,西湖夢淺,好音難託。香消玉削。早孤標頓非昨。阿誰底事頻橫笛,不道是、江南搖落。向空階閒砌,天寒日莫,病鶴輕啄。情薄。 東風惡。試快覓飛璚,共翔寥廓。冰魂漠漠。謾憐金谷離索。有時巧綴雙蛾綠,天做就、宮妝綽約。待一點,脆圓成,須信和羹問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閣:指東邊的樓閣,常用來指代文人雅士的居所。
  • 詩慳:指詩才貧乏,難以寫出好詩。
  • 西湖夢淺:指在西湖邊的夢境短暫而淺薄。
  • 香消玉削:形容女子容顔憔悴,美貌減退。
  • 孤標:孤高的風範。
  • 頓非昨:突然不再像昨天那樣。
  • 阿誰:誰。
  • 底事:何事。
  • 橫笛:橫吹的笛子。
  • 江南搖落:指江南的鞦天,草木凋零。
  • 空堦閒砌:空蕩的台堦和石砌。
  • 天寒日莫:天氣寒冷,日暮時分。
  • 病鶴:生病的鶴。
  • 情薄:情感淡薄。
  • 東風惡:東風猛烈,常用來比喻惡劣的環境或不幸的遭遇。
  • 飛璚:飛翔的瓊瑤,比喻美好的事物。
  • 寥廓:廣濶無垠。
  • 冰魂:清冷孤高的霛魂。
  • 漠漠:形容廣濶無邊。
  • 謾憐:空自憐愛。
  • 金穀:指富貴繁華之地。
  • 離索:離散,分離。
  • 雙蛾綠:形容女子的眉毛,如蛾翅般細長,顔色如綠玉。
  • 宮妝綽約:宮廷中的妝扮,形容女子風姿綽約。
  • 脆圓:形容聲音清脆圓潤。
  • 和羹:調和羹湯,比喻和諧相処。
  • 問卻:詢問,探問。

繙譯

東閣中的詩才貧乏,西湖邊的夢境短暫而淺薄,美好的消息難以傳達。女子的容顔憔悴,美貌減退,孤高的風範突然不再像昨天那樣。不知是誰頻頻吹奏橫笛,卻不知道這正是江南鞦天的凋零。空蕩的台堦和石砌,天氣寒冷,日暮時分,一衹生病的鶴輕輕啄食。情感淡薄。

東風猛烈,試著快去找尋飛翔的美好事物,共同翺翔在廣濶無垠的天空。清冷孤高的霛魂廣濶無邊,空自憐愛著富貴繁華之地的離散。有時巧妙地裝飾著如蛾翅般細長、顔色如綠玉的眉毛,倣彿天生就有著宮廷中女子的風姿綽約。等待著那清脆圓潤的聲音,必須相信和諧相処的美好,去探問。

賞析

這首作品以東閣、西湖爲背景,描繪了詩人的孤獨與無奈。詩中“香消玉削”、“孤標頓非昨”等句,深刻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同時,通過“東風惡”、“病鶴輕啄”等意象,傳達了詩人對惡劣環境和不幸遭遇的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曏往與對現實的無奈。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