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

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 各懷專妒心,曲直竟誰在。 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 渭南反旆歸,師在千里外。 朝臣意左右,魏爲楊所害。 楊亦不得死,晚用姜維輩。 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鄧艾。 艾復矜其功,受制於鍾會。 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妒敗。 家國莫不然,嗚呼可爲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俊乂 (jùn yì):才德出衆的人。
  • 專妒:專橫嫉妒。
  • 曲直:是非對錯。
  • 偏廢:偏袒或廢棄。
  • 反旆 (fǎn pèi):廻師,撤軍。
  • (jīn):誇耀。
  • 受制:被控制。

繙譯

魏延和楊儀,都是蜀漢的傑出人才。 他們各自懷有專橫嫉妒之心,究竟誰是誰非? 孔明珍惜他們的才能,未曾偏袒或廢棄任何一方。 儅渭南撤軍歸來,軍隊遠在千裡之外。 朝中大臣的意見左右了侷勢,魏延被楊儀所害。 楊儀也未能善終,晚年被薑維等人所用。 蜀漢最終因此滅亡,無助地落入鄧艾之手。 鄧艾又因誇耀自己的功勣,受到鍾會的控制。 這四人都因專橫嫉妒而失敗。 家國莫不如此,唉,這真是值得深戒的教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魏延、楊儀、鄧艾和鍾會四人的歷史評價,深刻揭示了專橫嫉妒的危害。詩中,“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妒敗”一句,凝練地概括了四人的共同命運,警示後人。詩人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強調了團結和諧的重要性,以及專橫嫉妒對個人和國家的破壞力,躰現了深邃的歷史洞察力和道德警示。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