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於使君林取大蓮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輪囷如象鼻焉傳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詩云
荷亭避暑約傳杯,醉引清風入手來。
象鼻形彎通曲柄,鴨頭色重潑新醅。
中擎玉液休傾滿,半捲青心莫展開。
春酒一江能吸盡,始知李白是仙才。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鄭愨(què):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三伏:中國傳統節氣,指夏季最熱的時期。
- 使君林: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簪(zān):古代用來固定髮髻的裝飾品。
- 輪囷(lún qūn):形容彎曲的樣子。
- 象鼻:大象的鼻子,此處比喻荷葉柄的形狀。
- 碧筒杯:用荷葉製成的酒杯。
- 坡詩:指蘇軾的詩。
- 鴨頭色:形容酒的顏色。
- 新醅(pēi):新釀的酒。
- 玉液:美酒的美稱。
- 青心:指荷葉的中心部分。
- 李白:唐代著名詩人,以豪放派詩風著稱。
翻譯
在洛中,鄭愨在三伏天邀請賓客和同僚到使君林避暑,他們用大荷葉當作酒杯。用簪子刺穿荷葉,使其與柄相通,彎曲的莖部像象鼻一樣,衆人傳遞着飲用,這種酒杯被稱爲碧筒杯。因此蘇軾的詩中有「碧碗猶作象鼻彎,白酒時帶蓮心苦」的描述。
陸文圭的詩中描述了他們在荷亭避暑,用荷葉酒杯傳杯飲酒,醉意中感受到清風拂面。荷葉酒杯形狀彎曲如象鼻,酒色如鴨頭般深重,新釀的酒香氣撲鼻。他們小心地舉起酒杯,不讓酒液溢出,荷葉半卷,不展開其中心。想象中,春酒如江水般能被吸盡,這讓人想起李白那仙人般的才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避暑時的雅緻場景,通過荷葉酒杯這一獨特的飲酒方式,展現了文人墨客的閒適與風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象鼻形彎」、「鴨頭色重」,生動地再現了荷葉酒杯的形態和酒的顏色。結尾處借用李白的形象,表達了對詩人豪放不羈性格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文人雅趣。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