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舍鍛:放棄打鐵。
- 嵇康: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音樂家,也是著名的隱士。
- 慵:懶惰。
- 素銙:古代官員腰帶上懸掛的裝飾品,用以表示官職等級。
- 案牘:公文案卷,指官府的文書工作。
- 疏題:題寫公文的標題。
- 買斷:完全擁有。
- 紫芝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裏比喻隱居之地。
翻譯
放棄了打鐵的生活來當官,即使是像嵇康這樣的隱士也未必會懶惰。腰帶上還掛着白色的官職標誌,我的職位已經可以與青松相比。處理公文的工作讓我心力交瘁,親手封好每一封公文的標題。不知何時才能像神武一樣,完全擁有那傳說中的紫芝峯,隱居起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袁宏道對於官場生活的疲憊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舍鍛來爲吏」表明了作者從平民生活轉變爲官吏的現實,而「嵇康也未慵」則暗示了即使是像嵇康這樣的隱士,面對官場也可能不會懶惰,反映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無奈接受。後兩句通過對「案牘」和「疏題」的描寫,進一步展現了官場的繁瑣和壓力。最後,「何年桂神武,買斷紫芝峯」則強烈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士人在官場與隱逸之間的矛盾心理。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偕王章甫陳公弼登黃鶴樓 》 —— [ 明 ] 袁宏道
- 《 和東坡梅花詩韻今年雪多梅開不甚暢爲花解嘲復以自解雲耳 》 —— [ 明 ] 袁宏道
- 《 送寒灰入參上兼訪陳卿 》 —— [ 明 ] 袁宏道
- 《 甲辰中秋後二日禮德山鑑大師塔偶成四偈示同行諸衲 》 —— [ 明 ] 袁宏道
- 《 哀殤 》 —— [ 明 ] 袁宏道
- 《 王太古令郎有父風即賦 》 —— [ 明 ] 袁宏道
- 《 喜王以明自村中來寶方官谷限韻 》 —— [ 明 ] 袁宏道
- 《 範生善形家言自山西還將歸豫章詩以別之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