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天門關

發足自髻石,灣還可四里。 一步一驚魂,路荒不容趾。 粘壁行刀脊,下視深無底。 狂鍔搆虛空,癡石綴瘢?。 其沙生以墳,其骨污而泚。 其草油以絲,其樹糟而圯。 忽然磽确巖,忽然崩騰水。 忽而沒九天,忽而九淵起。 健夫引長繩,半日一移趾。 四肢互相用,臂行足以視。 或如鴨折身,或如丁旋尾。 或如鷇出殼,或如蟹引跪。 又如研古繪,蟲蠹蝕絲理。 又如讀殷盤,聱軋飣奧詭。 當其快心意,虛空躍繩妓。 少焉筋力疲,蚊虻撼犀兕。 鬚髮生煙嵐,肌膚碎荊杞。 百苦到天門,相對惟口哆。 雙壁削青銅,飛鳥不能止。 一匣銜古光,方空如水洗。 陰陽工刻轢,霜雪恣摩砥。 萬古貯雲霞,石紋繡青紫。 鉃桐蛇腹段,古鈕蠐螬蠡。 詰曲史籀畫,斑駁硃砂蕊。 僧言三十年,茲石未沾履。 往時戚將軍,架空一遊此。 長老傳白猿,今來猿亦死。 是時七月初,寒肌如粟子。 引指人人危,回身面而鬼。 歸來問僮僕,髭鬚白餘幾。 破網取珊瑚,判命競奇傀。
拼音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