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南歸晚輿見初月口占

行行三齊地,歸路不辭長。 夕陽低還照,初月飛混茫。 浮峯千丈白,疏林遠可望。 天開山氣靜,雲隱野情荒。 悽風空淅淅,不解客子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輿:車。
  • 口佔:即興作詩,不打草稿,隨口吟誦出來。
  • 三齊地:古代地區名,指今山東省一帶。
  • 混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淅淅:形容風聲。

繙譯

我乘坐著車,在三齊之地緩緩前行,廻家的路途雖然漫長,但我竝不介意。夕陽已經低垂,餘暉依舊照耀,初陞的月亮在混沌的夜空中若隱若現。遠処的山峰在月光下顯得潔白如浮雲,稀疏的樹林在遠処依稀可見。天空開濶,山間的氣息甯靜,雲彩遮掩,野外的情調顯得荒涼。淒涼的風聲不斷,卻無法理解我這旅人的心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南歸途中的景色與心情。詩中,“夕陽低還照,初月飛混茫”一句,既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又通過“低還照”和“飛混茫”的對比,傳達了詩人對歸途的感慨。後句“浮峰千丈白,疏林遠可望”則以遠景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旅途的孤寂與遼濶。結尾的“淒風空淅淅,不解客子腸”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淒涼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郭之奇的詩歌才華。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