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出門

青山兮盡日,曉夕成兮潮汀。出門異兮風俗,所可同兮山青。 試騁目兮千里,杳冥漠兮林坰。前峯遞兮遙黛,夾道來兮近馨。 騰予策兮芳徑,偃予車兮翠扃。與煙鳥兮棲跡,朝鬆扉兮夜桂驛。 惟萬木兮紛披,氣高浮兮自澤。破東日兮分蒼,斂西霞兮繼碧。 或黯淡兮異容,雲片片兮巾舄。岡巒合兮陰易生,溪谷深兮風雷窄。 雨後山兮更清,時變化兮惟百。此其入眼兮如此,若言其愁人者兮不可繹。 溯登歷兮指彈,分閩山兮千盤。但馳心兮有格,云何步兮跚跚。 仰揭孽兮連峯之怪石,俯奔崩兮瀉麓之哀湍。下斷橋兮樹杪,橫野渡兮根蟠。 忽瞻望兮屺岵,長脅息兮氣乾。尚慎旃兮行役,無自苦兮多端。 望此身兮山中人,強自排兮與愁瞞。故山一天兮不可即,汀山有素兮聊與之安。 人亦有言兮山路險難,吾今矢歌兮薄自寬。聞古人兮陟升皇而臨睨,誰能無回首兮三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杳冥漠:深遠而模糊。
  • 林坰:郊外的樹林。
  • 遙黛:遠處的山色。
  • :芳香。
  • 翠扃:翠綠的門扉。
  • 紛披:散亂的樣子。
  • 巾舄:頭巾和鞋。
  • 跚跚:行走緩慢的樣子。
  • 揭孽:高聳。
  • 哀湍:急流的聲音。
  • 屺岵:山名,比喻高大的山。
  • 脅息:屏住呼吸。
  • 慎旃:小心謹慎。
  • 陟升皇:登上高處,向天空。
  • 臨睨:俯視。

翻譯

青山終日相伴,潮水漲落曉夕更替。出門感受到不同的風俗,唯有青山依舊。 放眼千里,遠處的景色模糊不清。前方的山峯依次遞現,道路兩旁傳來近處的芳香。 我策馬奔騰在芳香的小徑,停下車來,翠綠的門扉映入眼簾。與煙霧中的鳥兒一同棲息,朝向松林的門扉,夜晚則宿於桂樹下的驛站。 萬木紛披,氣勢高昂而自然潤澤。東方的日出被雲層遮擋,西方的晚霞則延續着碧空。 有時景色黯淡,雲朵片片,如同頭巾和鞋履。山岡和溪谷深邃,風雨雷電顯得狹窄。 雨後的山更加清澈,時刻變化着百態。這樣的景色映入眼簾,若說它讓人憂愁,那真是難以言喻。 回顧登山的歷程,指尖輕彈,福建的山路千迴百轉。心中有所期待,腳步卻顯得緩慢。 仰望高聳的怪石連峯,俯視山麓急流的哀鳴。斷橋下樹木的頂端,野渡橫亙,樹根盤繞。 忽然望見高大的山峯,屏住呼吸,氣息乾澀。行役中要小心謹慎,不要自尋煩惱。 望着山中的人,我強自排遣憂愁。故山的景色雖不可及,汀山的素淨卻能讓人心安。 人們常說山路險難,我現在發誓要歌頌,自我寬慰。聽說古人登上高處,俯視大地,誰能不回首,三嘆不已。

賞析

這首作品以青山、潮水爲背景,描繪了出門在外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旅途艱辛的感慨。詩人的情感隨着景色的變化而起伏,從欣賞到憂愁,再到自我寬慰,展現了豐富的內心世界。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山水田園詩。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