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銅駝:古代洛陽宮南的裝飾性銅製駱駝,常用來象徵京城。
-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樓,代指朝廷。
- 鐵馬:指戰馬,也比喻戰爭。
- 韓亭: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歷史上的戰場或軍事要地。
- 堠火:古代邊防用來報警的烽火。
- 陰燐:指夜晚的磷火,古人認爲是鬼火。
- 中臺:古代星象學中的星官名,代表中央政府。
- 晉緯:晉代的緯書,這裏可能指晉代的政治或文化。
- 南鬥:星名,南斗六星,與北斗相對。
- 商星:即心宿,古代二十八宿之一,代表商朝。
- 行遁:隱退,逃避現實。
- 坰(jiōng):遙遠的郊野。
翻譯
銅製的駱駝象徵着京城,隨着魏闕(朝廷)的變遷,鐵馬(戰馬)突然出現在韓亭(戰場)。邊防的烽火連綿不絕,城池被隔絕,夜晚的磷火在道路兩旁閃爍着青光。中臺(中央政府)依然保持着晉代的緯度(政治或文化),南鬥星與商星(心宿)交相輝映。在時局危難之際,我選擇遠行隱退,請不要嘲笑我,因爲我是在遙遠的郊野尋求安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銅駝、魏闕、鐵馬等意象的運用,描繪了戰亂時期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隱退生活的嚮往。詩中「堠火連城絕,陰燐夾道青」一句,以烽火和磷火爲背景,烘托出一種荒涼、陰森的氛圍,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最後兩句「行遁君休笑,時危在遠坰」,則直接抒發了在動盪時局中尋求安寧的願望,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時局的深刻洞察。

陳邦彥
明廣東順德人,字令斌。爲諸生,意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鍵讀而偉之。既即位,授監紀推官。未任,舉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西狼兵,授贛州。至嶺,聞隆武帝敗,乃止。西行謁桂王,擢兵科給事中。旋聞桂王兵敗,避居山中。清兵破廣州,觀生死。邦彥乃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據城固守。城破被執,不食五日,被害。永曆諡忠憫,贈兵部尚書。
► 295篇诗文
陳邦彥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右江吟 》 —— [ 明 ] 霍與瑕
- 《 好事近 二月竹亭雪後觀梅憶鄧尉舊游和蒋子雲韻 》 —— [ 清 ] 王士禛
- 《 御園仲春 其二 》 —— [ 清 ] 弘歷
- 《 庚戌仲春因公乘傳道出巴陵暮登岳陽樓感賦 》 —— [ 清 ] 汪爲霖
- 《 金缕曲 其四 》 —— [ 清 ] 黃鈞宰
- 《 以雲裏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爲韻集古十四絕爲戶部白玢郎中題畫 》 —— [ 明 ] 程敏政
- 《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 —— [ 唐 ] 韋莊
- 《 以雲裏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爲韻集古十四絕爲戶部白玢郎中題畫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