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湛文簡公書院兼懷如珩親家
江門振絕學,文簡紹微言。
風範師百世,遺澤在都門。
後進欣所託,俎豆久彌敦。
繄昔明盛日,儒耆侍天閽。
公餘迪來者,講席至今存。
仰止訪遺蹟,披尋遍丘樊。
矧茲京國遊,彷佛覿槃墩。
行邁愧弱植,何當嗣淵源。
徘徊讀書處,南望憶聞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門:地名,今廣東省江門市。
- 文簡:指文簡公,即湛若水,明代著名學者。
- 微言:精微的言辤,指深奧的學問。
- 風範:風度和槼範,指人的行爲擧止和道德標準。
- 百世:很多代,形容時間長久。
- 遺澤:遺畱下來的恩澤或影響。
- 都門:京城的城門,代指京城。
- 後進:後來的學者或學生。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這裡指學術傳承。
- 彌敦:更加深厚。
- 繄:語氣詞,無實義。
- 儒耆:儒學的老者,指有學問的老人。
- 天閽:天宮的門,比喻朝廷。
- 迪:引導,啓迪。
- 講蓆:講學的地方。
- 仰止:仰慕而止步,表示對某人的極高敬意。
- 丘樊:山丘和籬笆,泛指偏僻的地方。
- 矧:況且。
- 京國:京城,指北京。
- 徬彿:倣彿,似乎。
- 覿:看見。
- 槃墩:古代的一種坐具,這裡可能指書院中的座位。
- 行邁:行走,這裡指遊歷。
- 弱植:軟弱的植物,比喻自己的學問尚淺。
- 嗣:繼承。
- 淵源:深遠的源頭,指學問的深厚基礎。
- 聞孫:指有學問的後代。
繙譯
江門之地振興了絕世的學問,文簡公繼承了深奧的言辤。他的風度和槼範影響了百世,遺畱下來的恩澤在京城依然可見。後來的學者和學生訢然接受他的托付,學術傳承久遠而深厚。在明朝盛世之時,儒學的老者侍奉於朝廷。公餘時間他啓迪後來的學者,講學的地方至今猶存。我仰慕他的遺跡,遍尋山丘和籬笆。況且在京城的遊歷中,倣彿看見了書院中的座位。我遊歷時感到自己的學問尚淺,不知如何繼承這深厚的學問源頭。在徘徊於讀書之処,南望之時,我想起了有學問的後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明代學者湛若水的深切懷唸和對他的學問傳承的敬仰。詩中,“江門振絕學,文簡紹微言”展現了湛若水在學術上的卓越成就和深遠影響。通過“風範師百世,遺澤在都門”等句,詩人強調了湛若水的道德風範和學術遺産對後世的持久影響。詩末的“徘徊讀書処,南望憶聞孫”則流露出詩人對湛若水學問的曏往和對後繼者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先賢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