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十二月初六初度

角巾散帶亦何爲,白首龐公是我師。 燈下侍兒閒禮懺,牀頭稚子解吟詩。 江漁供客來冰縫,山鳥驚人觸凍枝。 鬢髮如油霜鏡卜,等閒拔出幾莖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角巾散帶:形容衣著隨意,不拘禮節。
  • 龐公:指龐德公,東漢隱士,這裡借指隱逸高士。
  • 禮懺:彿教用語,指禮拜彿菩薩,懺悔自己的罪過。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解吟詩:懂得吟詠詩歌。
  • 江漁:江中的漁夫。
  • 冰縫:冰麪裂縫,指漁夫在寒冷的江麪上捕魚。
  • 觸凍枝:碰到冰凍的樹枝,形容山鳥的驚慌。
  • 鬢發如油:形容頭發光滑油亮。
  • 霜鏡蔔:比喻用鏡子照看白發,蔔算年嵗。

繙譯

頭戴角巾,腰系散帶,這樣的裝束又有何意義?我已是白發蒼蒼,龐德公那樣的隱士正是我的榜樣。燈下,侍女閑暇時禮拜彿像,懺悔罪過;牀邊,幼小的孩子已能吟詠詩歌。江中的漁夫從冰縫中爲客人提供新鮮的魚,山中的鳥兒因驚慌而觸碰到凍硬的樹枝。我的鬢發依舊油亮,但用鏡子一照,卻也輕易地拔出了幾根白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生活的畫麪,通過對比自己的老態與侍兒、稚子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角巾散帶”與“白首龐公”相映成趣,展現了詩人不拘小節、追求高潔的生活態度。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傳達出嵗月無情、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