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晦日暫厝五節百宜山中作秋招詩五首
秋瀾飛漲海,冬日著寒山。
久客懷幽意,悲時多苦顏。
人生哀樂趣,不離久暫間。
誰分生死界,長作古今閒。
芳草經時憶,白雲每處閒。
古之傷心者,鍾情亦自艱。
登臨何所送,淹留爲爾攀。
嗟哉人日遠,孰忍見秋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季秋: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九月。
- 晦日: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 暫厝:暫時停留。
- 五節:指五個節氣,這裏可能指秋季的五個節氣。
- 百宜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秋瀾:秋天的波瀾,這裏指秋天的景象。
- 飛漲海:形容秋天的景象如同海水飛漲,意指秋意濃烈。
- 冬日:冬天的太陽。
- 著寒山:照在寒冷的山上。
- 久客:長期在外的人。
- 幽意:深遠的思緒。
- 悲時:悲傷的時刻。
- 苦顏:憂愁的面容。
- 哀樂趣:悲傷和樂趣。
- 不離久暫間:不離開長久和短暫的界限。
- 誰分生死界:誰來劃分生與死的界限。
- 長作古今閒:長久地作爲古今之間的閒暇。
- 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 經時憶:經過一段時間後回憶。
- 白雲:象徵高遠和自由。
- 每處閒:到處都是悠閒的。
- 古之傷心者:古代那些傷心的人。
- 鍾情:深情地愛戀。
- 自艱:自己感到困難。
- 登臨:登高望遠。
- 淹留:停留。
- 爾攀:與你一同攀登。
- 人日遠:人的日子越來越遠。
- 孰忍見秋還:誰能忍心看到秋天再次來臨。
翻譯
在秋天的最後一天,我暫時停留在五節百宜山中,寫下了五首秋招詩。秋天的景象如同海水飛漲,冬日的陽光照在寒冷的山上。長期在外的人懷念着深遠的思緒,悲傷的時刻總是面帶憂愁。人生中的悲傷和樂趣,總是離不開長久和短暫的界限。誰來劃分生與死的界限,長久地作爲古今之間的閒暇。回憶起經過一段時間的美好事物,到處都是悠閒的白雲。古代那些傷心的人,深情地愛戀也感到困難。登高望遠,爲了與你一同攀登而停留。唉,人的日子越來越遠,誰能忍心看到秋天再次來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秋末冬初的山中,對人生、時光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詩中,「秋瀾飛漲海」與「冬日著寒山」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季節交替的壯闊景象。通過「久客懷幽意」和「悲時多苦顏」,詩人表達了對人生哀樂無常的感慨。結尾的「人日遠」和「孰忍見秋還」則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生命短暫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