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門歌

貓竹爲牆杉作城,白日赤丸盜公行。 官軍防禦無計策,逐戶排問乎土兵。 衛尉呵持急如虎,老弱十家充一伍。 本是市上傭工兒,身無尺籍在官府。 東家黃金高於天,食指盈千皆少年。 朝朝門前科子母,何曾饒得半文錢。 富見積財貧兒守,父老吞聲嘆未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貓竹:一種竹子,這裏指用貓竹製成的牆。
  • 赤丸:紅色的彈丸,這裏比喻盜賊。
  • 排問:逐一詢問。
  • 土兵:地方上的士兵,這裏指民兵。
  • 衛尉:古代官名,負責宮廷警衛。
  • 呵持:大聲斥責,嚴厲對待。
  • 尺籍:官方的戶籍記錄。
  • 食指:指家中的人口。
  • 科子母:指高利貸的利息。
  • :給予,這裏指免除。

翻譯

用貓竹做牆,杉木作城,白天裏盜賊如紅色的彈丸般橫行無忌。 官軍防守無計可施,只能逐戶詢問民兵。 衛尉嚴厲如虎,十家老弱被編爲一隊。 他們本是市場上的勞工,卻無官方戶籍。 東家的財富如天高,家中人口衆多且年輕。 每天門前都要支付高利貸利息,從未少過半文錢。 富人積財,窮人守護,老人只能無聲嘆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社會貧富懸殊、官軍無能、盜賊橫行的社會現實。通過對比富人和窮人的生活,詩人深刻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難。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貓竹爲牆杉作城」、「赤丸盜公行」,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批判。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