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日有憶偶題
霧月曉花啼,柳冷鶯夢怯。
石枕刻相思,穠香散幽帖。
清思如靜水,紅從笑頰起。
背燈換溽衣,倩郎收璫珥。
別淚浸蘭被,恩愛等蟬翅。
銀箸撥香灰,寫作天長字。
塔燈繞層橑,紅闌對大道。
昔時合歡場,今見高冢草。
楓根聞鬼語,鄉音帶淮楚。
淰淰女鬼神,吹作何山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霧月:指朦朧的月光。
- 石枕:用石頭製成的枕頭,常用於象徵相思之情。
- 穠香:濃郁的香氣。
- 幽帖:隱祕的信件或詩文。
- 紅從笑頰起:形容臉頰因笑而泛紅。
- 溽衣:溼潤的衣服。
- 璫珥:古代婦女的耳飾。
- 蘭被:用蘭草製成的被褥,象徵高雅。
- 銀箸:銀製的筷子。
- 層橑:層層疊疊的屋檐。
- 高冢草:高大的墳墓上的草,象徵死亡和遺忘。
- 楓根:楓樹的根部。
- 淰淰:形容水波盪漾的樣子。
- 女鬼神:指女鬼,這裏可能指幽靈或神祕的女性形象。
翻譯
朦朧的月光下,清晨的花兒似乎在低語,柳樹的冷意讓鶯鳥的夢也感到膽怯。用石頭製成的枕頭,刻畫着深深的相思,濃郁的香氣從隱祕的信件中散發出來。清澈的思緒如同靜止的水面,臉頰上的紅暈因笑容而起。背對着燈光,更換溼潤的衣服,請郎君幫我收拾耳飾。離別的淚水浸溼了蘭草製成的被褥,恩愛之情如同蟬翼般脆弱。用銀筷子撥弄着香灰,寫下「天長」二字。塔上的燈光環繞着層層疊疊的屋檐,紅色的欄杆對着寬闊的道路。曾經的歡聚場所,如今只見高大的墳墓上的草。在楓樹的根部聽到鬼魂的低語,鄉音中帶着淮楚的風情。女鬼神祕地吹動,化作了何處的山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夜晚的相思圖景,通過月光、柳樹、鶯鳥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朦朧而幽深的氛圍。詩中「石枕刻相思」和「銀箸撥香灰,寫作天長字」等句,巧妙地運用象徵和比喻,表達了深切的相思之情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後半部分轉向對生死、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高冢草」和「楓根聞鬼語」等意象,傳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愛情和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