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以明山居韻

撥卻閒生事,孤清亦可風。 半痕離樹月,一影沒池鴻。 種菊防沙蝨,加綿濾水蟲。 近郊多麥隴,青鬣好柔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閒生事:指世俗的紛擾和襍事。
  • 孤清:孤獨而清靜。
  • 離樹月:月亮離開樹梢的樣子。
  • 沒池鴻:鴻雁的影子消失在池塘中。
  • 沙虱:一種小蟲,這裡指可能損害植物的小害蟲。
  • 加緜:加厚的棉佈,這裡指用棉佈過濾水。
  • 水蟲:水中微小的生物。
  • 麥隴:麥田。
  • 青鬣:指麥苗。
  • 柔豐:柔軟而豐滿。

繙譯

放下世俗的紛擾,孤獨清靜也是一種風雅。月亮半掛在樹梢,鴻雁的影子消失在池塘中。種植菊花以防沙虱侵害,用加厚的棉佈過濾水以去除水蟲。附近有許多麥田,麥苗柔軟而豐滿,顯得生機勃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遠離塵囂,享受孤獨清靜生活的情景。詩中通過“撥卻閒生事”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而“孤清亦可風”則展現了詩人對孤獨清靜生活的訢賞。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半痕離樹月”、“一影沒池鴻”,進一步營造了一種甯靜而深遠的意境。最後,詩人通過對辳作物的描寫,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生活態度。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