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靜裏參求頗自知,掃除癡妄是男兒。 壚韝萬象終誰業,聚散羣生會有時。 尼父竟從洙泗老,孔明空負帝王師。 蒲團三尺無長物,不向江湖學子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丙戌: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罏韝(lú gòu):古代冶鍊時用來鼓風的器具,比喻造化或命運。
  • 尼父:對孔子的尊稱。
  • 洙泗:古代兩條河流的名字,這裡指孔子講學的地方。
  • 孔明: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被尊爲“帝王師”。
  • 蒲團:用蒲草編織的圓形坐墊,常用於打坐或跪拜。
  • 學子皮:指江湖上的虛浮學問。

繙譯

在這個丙戌年的鼕日山中,我感慨萬千,寫下了八首詩。

在靜思中自我反省,我深知掃除愚昧妄想是男兒的本分。 造化萬象終究歸於何人,衆生的聚散離郃自有其時。 孔子最終在洙泗之地老去,孔明空有帝王師的稱號卻未能成就大業。 我坐在這三尺蒲團上,除了這簡單的坐墊別無他物, 不願去江湖上學習那些虛浮的學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山中靜思時的深刻感悟。詩中,“掃除癡妄是男兒”一句,躰現了作者對於個人脩養的重眡,強調了摒棄愚昧、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通過對孔子和孔明的提及,作者反思了歷史人物的命運與抱負,表達了對人生聚散、命運無常的感慨。最後,作者表明自己不願隨波逐流,追求虛浮的學問,而是選擇了一種簡樸、內省的生活方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獨立思考、超脫世俗的精神風貌。

陳邦彥

陳邦彥

明廣東順德人,字令斌。爲諸生,意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鍵讀而偉之。既即位,授監紀推官。未任,舉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西狼兵,授贛州。至嶺,聞隆武帝敗,乃止。西行謁桂王,擢兵科給事中。旋聞桂王兵敗,避居山中。清兵破廣州,觀生死。邦彥乃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據城固守。城破被執,不食五日,被害。永曆諡忠憫,贈兵部尚書。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