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小步感新栽柳竹而有作

新栽柳竹共森森,環堵蕭然獨靜深。 久閉柴扉辭屐齒,初扶藜杖入花陰。 開顏久對雲天色,斂意微思日月心。 鼎鼎百年方半得,悠悠千載莫相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森森:形容樹木茂盛繁密。
  • 環堵蕭然:四周牆壁空空如也,形容居所簡陋。
  • 柴扉:用樹枝編成的簡陋門。
  • 屐齒:木屐的齒,這裏指訪客的足跡。
  • 藜杖:用藜木製成的手杖,常用於形容老人或隱士。
  • 開顏:露出笑容。
  • 斂意:收斂心神,集中注意力。
  • 鼎鼎:形容時間長久。
  • 悠悠:形容時間漫長。

翻譯

新栽的柳樹和竹子共同茂盛生長,我的小屋四周空空如也,顯得格外幽靜深遠。長時間關閉的柴門,已經很久沒有訪客的足跡;我初次扶着藜杖,走進花叢的陰影中。久違地露出笑容,面對着廣闊的雲天;收斂心神,沉思着日月運行的奧祕。漫長的人生才過了一半,千年的時光啊,請不要侵擾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病癒後小步於新栽的柳竹之間,感受到的寧靜與深遠。詩中,「新栽柳竹共森森」一句,既展現了自然的生機,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復甦。通過「環堵蕭然獨靜深」,詩人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繁華的超脫。後句中的「久閉柴扉」與「初扶藜杖」,則巧妙地反映了詩人從病中恢復,重新開始生活的過程。最後兩句「鼎鼎百年方半得,悠悠千載莫相侵」,則是對人生短暫與宇宙永恆的深刻思考,體現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