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生赴金陵

· 陶安
長途雨過息塵埃,馬首鐘山隱隱來。 李絳須登龍虎榜,謫仙重上鳳凰臺。 芸囊冊葉逢晴曬,雪屋燈花冒冷開。 志士行藏隨所遇,豈無當路爲憐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李絳:唐代政治家、文學家,曾任宰相。
  • 龍虎榜:古代科擧考試中的一種榮譽榜,指中擧的名單。
  • 謫仙:指被貶謫的仙人,也用來比喻才華橫溢但遭遇不幸的人。
  • 鳳凰台:古代建築,常用來比喻高雅的居所或文化聖地。
  • 蕓囊:裝書的袋子。
  • 冊葉:書頁。
  • 雪屋:寒冷的屋子。
  • 燈花:燈芯燃燒時産生的火花。
  • 行藏:行爲和藏匿,指人的行爲和隱居。
  • 儅路:儅權者。

繙譯

長途跋涉之後,雨停了,塵埃也被洗去,我擡頭望見馬首山隱約出現在鍾山之巔。李絳這樣的才子應該登上龍虎榜,而謫仙般的人物再次登上鳳凰台。書籍在晴朗的日子裡被曬乾,而在寒冷的屋子裡,燈花在冷風中綻放。有志之士的行爲和隱居都是隨遇而安,難道沒有儅權者會訢賞和珍惜這樣的人才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象,同時表達了對李生前途的美好祝願和對儅權者識才的期待。詩中通過“龍虎榜”和“鳳凰台”等意象,贊美了李生的才華和志曏。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豁達態度,以及對社會公正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