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過廣陵鑾江李季宣挐小舟載斗酒逆予於瓜步遂遊金焦諸勝
別君才兩月,思君已三秋。
我尋京口渡,君逆廣陵舟。
隔岸吳山色,未到願已酬。
況有故人酒,因之成勝遊。
金焦兩拳石,東控帝王州。
長風吹不去,驚浪沒還浮。
城回碧嶂轉,日照滄波流。
遂恐乘流去,去去訪蓬丘。
北固時已暮,南徐不可度。
倒影入西池,東掛秣陵樹。
玉島暫棲止,鬆房盡臨水。
濤聲清客枕,梵響洗塵耳。
夜半坐磯頭,江月映江樓。
天低若墮水,水碧涵天秋。
晚尋焦君跡,雲霞似相識。
浥露採瑤芝,看鬆坐白石。
水底瘞鶴銘,求之不能得。
欲探驪龍宮,更煩象罔力。
招隱與甘露,相去不盈步。
褰裳往從之,飆車入雲霧。
其餘皆小瑣,不足煩回顧。
歸潮信天風,三山近若空。
回望金銀闕,恍在碧煙中。
此時與君別,分手類飄蓬。
天明掛帆去,雲海意何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鑾江:地名,位於今江蘇省揚州市。
- 挐(rú):牽引,這裏指駕船。
- 瓜步:地名,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
- 金焦:指金山和焦山,位於江蘇省鎮江市。
- 帝王州:指京城,這裏特指南京。
- 南徐:古代地名,指今江蘇省鎮江市。
- 秣陵:古代南京的別稱。
- 梵響:指寺廟中的誦經聲。
- 磯頭: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
- 墮水:落水。
- 瘞鶴銘:古代石刻,內容爲葬鶴的銘文。
- 驪龍宮:傳說中龍王的宮殿。
- 象罔:傳說中的神獸,能洞察一切。
- 招隱:指招隱寺,位於鎮江市。
- 甘露:指甘露寺,也位於鎮江市。
- 褰裳:提起衣裳。
- 飆車:快速行駛的車。
- 三山:指鎮江的金山、焦山和北固山。
- 金銀闕:指皇宮。
翻譯
與你分別才兩個月,卻感覺像過了三個秋天。我來到京口渡口,你駕着小船帶着美酒在瓜步迎接我。隔岸的吳山景色,還未到達就已經心滿意足。何況還有老朋友的美酒,因此成就了這次美妙的旅行。金山和焦山像兩個拳頭般的石頭,東邊控制着帝王所在的京城。長風無法將其吹走,驚濤駭浪中它們時隱時現。城池隨着碧綠的山峯轉動,陽光照在波濤上閃爍。我擔心乘着波浪離去,去尋找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北固山已經暮色降臨,南徐無法渡過。倒影映入西池,東邊掛着秣陵的樹。玉島暫時停留,鬆房都臨水而建。濤聲清脆地響在客人的枕邊,梵音洗滌着塵世的耳朵。夜半時分坐在磯頭,江月映照着江樓。天空低垂彷彿要落入水中,水色碧綠包含着秋天的天空。傍晚尋找焦山的蹤跡,雲霞似乎相識。帶着露水採摘瑤芝,坐在白石上看松樹。水底的瘞鶴銘,尋求卻得不到。想要探訪驪龍宮,更需要象罔的力量。招隱寺與甘露寺,相距不過幾步。提起衣裳前往,飆車駛入雲霧之中。其餘的都是小事,不值得回顧。歸潮隨着天風,三山近在咫尺,彷彿空無一物。回頭望向金銀闕,恍惚間彷彿在碧煙之中。此時與你分別,分手如同飄蓬。天明時掛帆離去,雲海中的意境無窮無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廣陵鑾江相遇,共同遊覽金焦諸勝的情景。詩中,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金山、焦山的壯麗,江水的波濤,以及夜晚的江月,都構成了詩中獨特的意境。詩人的情感隨着景色的變化而起伏,從對友人的思念到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再到對離別的感慨,情感真摯而深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