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贈李道甫中丞

羣賢翌天造,濟濟拖朝紳。 漢廷多公卿,黯也社稷臣。 雙闕高巍巍,連章動星辰。 而我乏遠謨,匡時謬許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ì):輔助。
  • 天造:指天子,即皇帝。
  • 濟濟:形容人多,有秩序。
  • 拖朝紳:指穿著朝服的官員。
  • :指李黯,人名。
  • 社稷臣:指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臣子。
  • 雙闕:指皇宮前的兩座高大的建築物,象征皇權。
  • 連章:連續上奏章。
  • 星辰:比喻高官顯貴。
  • 遠謨:遠大的策略或計劃。
  • 匡時:挽救時侷。
  • 謬許身:錯誤地自認爲有能力。

繙譯

衆多賢才輔助天子,朝堂上官員衆多,穿著朝服,秩序井然。在漢朝朝廷中,有許多公卿,而李黯是國家的重臣。皇宮前的雙闕高聳,連續上奏的章疏震動星辰,象征著高官顯貴。而我缺乏遠大的策略,卻錯誤地自認爲有能力挽救時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李道甫中丞的敬意以及對自己能力的謙遜評價。詩中通過描繪朝堂的盛況和重要人物的貢獻,展現了朝廷的繁榮和重要人物的地位。同時,詩人自謙地表示自己雖然有心挽救時侷,但缺乏足夠的智慧和策略。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賢臣的贊美,也躰現了詩人的自知之明和謙遜態度。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