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登祝融峯

衡嶽冠南鬥,祝融薄青天。 白雲蒙其上,往往限飛仙。 屬茲新霽候,澄景吐鮮妍。 既欣歷覽便,復忘登陟艱。 向下見羣岫,凝雲如積綿。 蒼茫一氣中,安辨陌與阡。 大壑趨洞庭,餘霞映湘川。 昔聞有靈閟,積靄常彌年。 豈伊神理感,而能破重玄。 將發紫庭祕,即此晤真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嶽:指南嶽衡山。
  • 南鬥:星宿名,這裏指衡山高聳入雲,彷彿接近南鬥星。
  • 祝融:衡山的主峯,也是最高峯。
  • :接近。
  • 青天:天空。
  • :阻礙。
  • 新霽:雨後天晴。
  • 鮮妍:鮮明美麗。
  • 登陟:登山。
  • :山峯。
  • 凝雲:凝結的雲霧。
  • 積綿:堆積如綿。
  • 蒼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 一氣:指天地間的氣息。
  • 大壑:深谷,這裏指洞庭湖。
  • 餘霞:晚霞。
  • 靈閟:神祕靈異。
  • 重玄:深奧玄妙。
  • 紫庭: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真詮:真理,真諦。

翻譯

南嶽衡山高聳入雲,祝融峯接近天空。白雲常常覆蓋其上,彷彿阻礙了飛仙的飛行。此時正值雨後天晴,景色鮮明美麗。既感到遊覽的便利,又忘記了登山的艱辛。向下望去,羣山被凝結的雲霧覆蓋,如同堆積的綿絮。在蒼茫的天地氣息中,難以分辨道路和小徑。深谷通向洞庭湖,晚霞映照着湘江。昔日聽說這裏有神祕靈異之處,常年雲霧繚繞。難道是神靈感應,才能破解這深奧玄妙。即將啓程前往神仙居住的紫庭,就在此領悟真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登上祝融峯的壯麗景色和神祕氛圍。詩人通過生動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和對神祕事物的嚮往。詩中「衡嶽冠南鬥,祝融薄青天」展現了衡山的高聳和祝融峯的雄偉,「白雲蒙其上,往往限飛仙」則賦予了山峯以神祕色彩。後文通過對雨後新霽、羣山凝雲、大壑餘霞的描繪,進一步渲染了神祕而壯美的氛圍。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真理的追求和對神仙世界的嚮往,使詩歌意境更加深遠。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