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牛

· 陶安
坤道生,生爲子。 母牛貌,其性情。 載行載休,草茂泉清。 從犢後先,恐其渴飢,愛發於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坤道:指大地生育萬物之道。
  • 生爲子:指牛是大地所生的子嗣。
  • 母牛貌:指母牛的外貌。
  • 其性情:指母牛的性格和情感。
  • 載行載休:一邊行走一邊休息。
  • 草茂泉清:草木茂盛,泉水清澈。
  • 從犢後先:跟在小牛後面,又時常走在前面。
  • 恐其渴飢:擔心小牛口渴和飢餓。
  • 愛發於天:指母牛的愛心是天性使然。

翻譯

大地生育萬物之道,牛是它的子嗣。 母牛的外貌,展現了它的性格和情感。 它一邊行走一邊休息,在草木茂盛、泉水清澈的地方。 跟在小牛後面,又時常走在前面,擔心小牛口渴和飢餓,母牛的愛心是天性使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母牛與小牛之間的互動,展現了母愛的偉大和自然界的和諧。詩中「載行載休,草茂泉清」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而「從犢後先,恐其渴飢,愛發於天」則深刻表達了母牛對小牛的深切關愛,這種愛是天性使然,無需雕琢,自然流露。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生命之愛的讚美和敬畏。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